現在人才市場,一邊是大量的人才找不到工作,一邊是大量的企業招不到人才。大學生個個認為自己是人才,招聘單位家家都認為現在的大學生不是人才。如何讓企業的招聘者與求職者進行有效地對接,人才中介必須發揮它的教育功能。 因為人才供需的矛盾沖突,有很大一部門是觀念沖突。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,但是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。當然,中介教育的方式既要區分于學校教育,又要區分于企業教育。中介教育既不是理論教育,也不是實踐教育,而是素質教育和觀念教育。中介既不僅是求職者教育,也不僅是企業教育,而是雙方教育。因為學校對人才的定義與企業對人才的定義是不一樣的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,誰都認為自己是對的,所以中介的教育方式,就是教育雙方換位思考。讓企業尊重人才,讓人才欣賞企業,讓求職者與招聘者之間相互欣賞,而是不是彼此挑剔。 其實,今天的人才市場既不缺企業,也不缺人才,而是缺信任。因為浮躁的社會,雙方都追求急功近利,每個人都害怕付出,只想回報,不想長期發展,只想短期獲益。所以導致現在大學生和企業都拒絕培訓。可是沒有培訓,企業與求職者如何合作呢,思想如何統一呢?企業了解人才嗎,人才了解企業嗎?大學生不想參加培訓,因為他認為自己學得書本知識夠了,所以認為自己到企業里很快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。企業不想組織培訓,因為他認為培訓會影響企業的工作,增加企業的成本,而且還要承擔人才流失的風險,所以導致企業明明知道培訓很重要,卻依然不重視。 那么誰來解決人才教育的培訓工作呢?只有中介才能發揮它的培育優勢。因為作為中介的工作人員來說,他們既了解求職者的需要,也了解招聘者的要求。所以讓中介公司來做培訓,培訓師可以把企業的真實情況告訴求職者,同時,又可以把求職者的真實情況告訴企業,這樣彼此就能夠增加更多的信任和了解。而不象過去那樣求職者與招聘者都隱瞞實情,合作后雙方都失去信任。 因為學校注重知識教育,企業注重財富教育,學校注重理論教育,企業注重實踐教育,學校注重個人教育,企業注重團隊教育,學校注重成績教育,企業注重業績教育,所以一個大學生從學校走向企業以后,他們的知識,能力,觀念都需要更新。我們既不能說學校教育不重要,也不能說企業教育不重要,學校教育是打基礎,企業教育是出成果。 可是,現在學校與企業的矛盾就是雙方都在否定對方的教育,而強調自己的教育重要性。如果招聘者或求職者一旦產生這種思想以后,就很難接納對方,如果你不能虛心地接納對方,那么又如何與對方共事呢? 今天的人才中介平臺,它的功能再也不僅僅是一個信息平臺,因為網絡時代的到來,人們不缺少信息,關鍵是如何對接信息。人才中介要想提高信息對接率,那么就必須加強雙方的思想教育和觀念引導。否則,學校離企業太遠,人才如何與企業對接呢? 為什么現在的人才中介教育機構不容易成長起來呢?因為現在的求職者也好,招聘者也好,他們只愿意為招聘付費,不愿意為培訓付費。所以沒有利潤的教育培訓,中介公司當然不愿意做啊!而且眼前有收錢的招聘項目不做,還會做沒錢的培訓項目嗎?這就是現在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。 因為中介只做過程就有錢賺,還用得著做結果嗎?企業愿意為招聘的過程買單,不愿意為培訓的結果買單、所以中介公司當然也不重視培訓開發了。只是,這樣的人才市場,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人才供需問題,最后,只怕招聘者和求職者會越來越少了。因為他們都找不到自己想要找的企業或人才,當然就不想再過來了。所以培訓會成為未來人才中介市場最有競爭力的發展方式。
|